這幾天社交圈成癮的社群軟體CLUBHOUSE ,聽到很多朋友說,「昨天聽CLUBHOUSE 聽半夜2點。」、「昨天開CLUBHOUSE開到半夜1點。」…好像開房間會上癮,聽人家開房間也會上癮。
覺得每間房間都像一家咖啡館,可以當個旁觀者偷聽別桌的人說話,也可以舉手加入他們的對談。昨天晚上在旁邊聽已婚夫對某間房侃侃而談他對於家族企業傳承的心情,突然閃過似曾相似的經驗,像是自已常對咖啡館老闆、居酒屋老闆、計程車司機大哥大姊…就說出對家人或是好朋友說不出的話,因為不認識反而沒負擔沒包袱。
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房間裡爭取到發言權或是在台下聽到靈光一閃的點子,當然更多是閒聊跟廢話,在大房的話可能有幾十秒的成名機會,或是誤以為跟大明星、名人靠得很近,明天可以一起約吃早餐。
回到昨晚跟已婚夫一起去聽新書分新會的路上,我們在討論CLUBHOUSE這個社群軟體的使用心得跟未來可能會怎麼發展,大家會不會很快就膩了,已婚夫覺得新的社群軟體就玩玩看,CLUBHOUSE比較偏向社交場所,可以即時互動,所以主持人的臨場反應跟架構很重要,聊天的地方主題很容易偏掉是正常的,很多新的想發跟創意也是這樣聊出來的,不像Podcast是已經錄完一整集完整的內容,有個主題讓閱聽眾獲取。
對呀,而且CLUBHOUSE的出現很自然地就瓜分掉你滑臉書滑IG的時間,更要小心的是跟家人朋友在同一個房間你還要拿起手機開房間,那可能就錯過真實生活裡的對話或相處了,使用者拿回生活的主導權也是很重要的事。
繼續觀察 CLUBHOUSE吧。